登革熱的傳播全靠白紋伊蚊(花斑蚊)和埃及伊蚊。這些蚊子有三個特點:
白天咬人:活躍高峰在清晨6-9點和傍晚16-19點
愛找小積水:輪胎、花瓶、花盆托盤、易拉罐等都是孳生地
飛行范圍有限:通常只在100米內活動,清理周邊環境就能切斷傳播鏈
蚊子叮咬患者后,病毒在其體內8-10天繁殖
帶毒蚊子再叮咬健康人,病毒隨唾液進入人體
感染后潛伏期1-14天,多數人無癥狀,但會成為傳染源
綠化帶:清理樹洞、石縫積水
工地/垃圾站:及時清運垃圾,覆蓋積水坑洼
下水道:定期疏通,防止堵塞積水
穿長袖衣褲:淺色衣物更易發現蚊子
涂驅蚊劑:含DEET或派卡瑞丁的產品效果最好
用物理屏障:安裝紗窗、蚊帳,嬰兒床使用防蚊罩
避開高危時段:蚊子活躍期減少戶外活動
被蚊子叮咬后出現發熱、皮疹、關節痛,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:
科力提醒:控制蚊子就是防控登革熱的核心!